研究队伍

姓名:
段争虎
性别:
专家类别:
博士生导师
学历:
研究生
电话:
0931-4967492
传真:
电子邮件:
duanzh@lzb.ac.cn
个人主页:
邮政编码:
730000
通讯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简历:

段争虎,男,汉族,生于1962年,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干旱区土壤、土壤退化与恢复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特别对沙漠化土地的整治、开发和防沙治沙技术的研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委的相关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被SCI收录5篇,负责编写两部学术专著。

研究领域:

(1)自然地理学(寒旱区土壤学 流域水文学、流域水土资源学、流域恢复生态学)

(2)生态学(寒旱区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极端环境下植物基因工程、恢复生态学)

职称:

研究员

职务: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1) Duan Zhenghu,Liu Xinmin,Qu Jianjun,1996,Effect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on atmospheric CO2 content in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Vol.9,No.4,301—306.
        (2) Duan Zhenghu,Xiao honglang,2000,Effects of soil properties on ammonia volatilization,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Vol.46,No.4,845-852.
        (3) Duan Zhenghu,Xiao Honglang,Dong Zhibao,He Xingdong,and Wang Gang,2001,Estimate of total CO2 output from desertified sandy land in China,Atmospheric Environment,Vol.35,No.34,5915-5921.
        (4) Duan Zhenghu,Wang Gang,Xiao Honglang,Dong Zhibao,2003,Abiotic soil crust formation on dunes in an extremely arid environment:A 43-year sequential study,Arid Land Research and Management,Vol.17,No.1,43-54.
        (5) Duan Zhenghu,Xiao Honglang,Dong Zhibao,Li Xinrong and Wang Gang,2004,Combined effect of NPK fertilizers and water on wheat yield in arid desert region,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Vol.35,No.1&2,161-175.
        (6) Duan Zhenghu,Xiao Honglang,Dong Zhibao,Li Xinrong and Wang Gang,2004,Evolution of soil properties on stabilized sands in the Tengger Desert,China,Geomorphology,Vol.59,237-246.
        (7) D.Zhenghu,X.Honglang,D.Zhibao,W.Gang,S.Drake,2007,Morphological,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eolian sandy soils in northern China.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Vol.68,66–76.
        (8) 段争虎,周玉麟,吴守仁。土壤特性与环境因子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土壤通报》,第2期,1990。

(9) 段争虎,周玉麟,吴守仁。土壤特性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土壤通报》,第3期,1990。
       (10) 段争虎,刘新民。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的风沙土及其改良利用,《干旱区研究》,12(3),60—66,1995。
       (11) 段争虎,刘新民,屈建军。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土壤结皮形成机理的研究,《干旱区研究》,13(2),31—36,1996。
       (12) 段争虎,刘新民。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沙漠》,16(1),92—96,1996。
       (13) 段争虎。延津县沙荒地的开发和治理,《资源开发与市场》,11(4),179—182,1996。
       (14) 段争虎,周玉麟。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沙荒地的开放利用方式,《资源开发与市场》,12(4),161—163,1996。
       (15) 段争虎,刘新民,屈建军。中国土地沙漠化对大气CO2含量的影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0(2),89—94,1996。
       (16) 段争虎,刘新民,赵强。论干旱区农业建设中土壤的培肥方向,《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4(2),59—64,1996。
       (17) 段争虎,刘新民。土壤特性与风蚀预测的关系研究动态,《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7(3),40—43,1996。
       (18) 段争虎,刘新民。沙坡头人工植被区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中国沙漠》,16卷增刊1,76—79,1996。
       (19) 段争虎。沙坡头养分循环池肥料试验初报,《中国沙漠》,18卷,增刊4,97—100,1998。

(20) 段争虎,肖洪浪,刘立超,冯今朝。沙坡头地区不同灌溉条件下西瓜产量形成,《中国沙漠》,19卷,增刊,240—244,1999。
       (21) 段争虎,何兴东,赵爱国,张小由。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灌溉条件下土壤盐渍度变化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4卷,3期,65-70,2000。
       (22) 段争虎,刘发民。延津县风沙土及其改良利用,《中国沙漠》,第20卷,增刊,171-175,2000。
       (23) 段争虎,刘发民。黄淮海平原豫北土地风沙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中国沙漠》,第20卷,增刊,176-178,2000。
       (24) 段争虎,肖洪浪。流沙和改良后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级及其有效性研究,《中国沙漠》,第21卷,第2期,195-199,2001。

(25) 段争虎,何兴东,赵爱国,张小由。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灌溉土壤水分循环特征,《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15卷,第3期,63-67,2001。
       (26) 段争虎,何兴东,赵爱国,张小由。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植物固沙灌溉制度初步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15卷,第4期,75-79,2001。
       (27) 段争虎。传统灌溉与农业节水,《中国水情》,开明出版社出版,102—129,2001。
       (28) 何兴东,段争虎,赵爱国,陈珩。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植物固沙工程》,海洋出版社出版,2001。
       (29) 段争虎,肖洪浪,宋耀选。黄土高原西部兰州市郊地貌驱动的土壤水分变化及对植物的影响分析,《中国沙漠》,2006,26(4):522-526。
       (30) 段争虎,肖洪浪,宋耀选。黄土高原西部兰州市郊人工林地水分亏缺与调控研究,《中国沙漠》,2006,26(4):527-531。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在沙地土壤培肥工作中,提出初期以无机肥为主,无机促有机,有机促地力的培肥模式,改变了沙区有机肥不足和以有机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的传统模式,并在试区多年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 在对沙坡头地区土壤结皮形成的研究中发现,粉粒(0.05-0.01mm)含量是结皮形成的关键。形成土壤结皮的物质来源并非全来自于大气降尘,土壤中的细粒物质是结皮形成的重要部分,为土壤结皮的形成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3) 以土壤有机碳含量为依据,对我国土地沙漠化对大气CO2浓度的贡献做了首次的估测,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因土地沙漠化而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总量达150Mt碳,而土地沙漠化逆转过程中固定的CO2量为59Mt碳。40年来,我国沙漠化土地净释放到大气中的CO2量为91Mt碳,这一研究为全球变化的研究向专业化、定量化方面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此研究基础上又分析了植被、土地退化等引起的太阳热能固定减少、矿化热能增加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热辐射的增加等情况,提出了全球变暖的又一个驱动力。
        (4) 阐明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灌溉沙地的水分循环特征,确定了不同灌溉方式下固沙植物的灌溉制度。并提出在塔里木沙漠腹地沙丘地滴灌溉中,应采用增加每次灌溉水量,延长灌溉周期的灌溉制度,改变滴灌中常用的少量多次的灌溉方法,这一方法既有效的解决了土壤盐分对植物的危害,又解决了沙生植物需水但不能太多的水分需求问题。